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汉画像中傩戏造型形式探析

汉画像中傩戏造型形式探析

时间:2022-03-08 09:34:54 公文范文 浏览量:

  摘要:傩戏造型在汉画像中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驱疫辟邪的功能与汉画像为丧葬习俗服务的目的是相得益彰的。傩戏是汉代丧葬习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造型形式在汉画像中主要表现在面具、傩舞和剧情式呈现几个方面,傩戏造型独特的艺术形式感和审美趣味至今仍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汉画像 傩戏 造型 面具 傩舞
  中图分类号:J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2-0160-04
  中国的傩祭和傩戏源远流长,演化至今已成为历史、民俗、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所谓傩戏,是一种从原始社会巫舞、傩祭活动中逐渐演绎出来的戏剧形式,是宗教文化、地域文化、民间艺术与戏剧文化共同积淀而成的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作为宗教盛行的汉代,其为祭祀、厚葬和礼仪服务的画像石或画像砖自然也充斥着巫术、傩戏的造型形式,不但为我们研究汉代的社会、宗教、文化和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意象性和浓郁的宗教民俗趣味至今仍有巨大的审美价值和参考意义。
  一、傩戏的渊源及发展
  傩戏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傩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仪式。诸多历史文献中关于傩祭、傩戏的记载不胜枚举。例如《古今事类全书》记载:“昔颛顼氏有三子,亡而为疫鬼。——于是以岁十二月,命祀官时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焉”。该文献表明原始社会末期——颛顼之时就有了傩祭的活动。《事物纪原》中说:“周官岁终命方相氏率百隶索室驱疫以逐之,则驱傩之始也”。则指出从周代开始有驱傩活动,傩祭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虽然两部文献关于傩祭记载在时间上相差上千年,但傩祭出现在上古以前毋庸置疑。从我国古代的商周时期起,祭祀神灵已成为社会重要的活动,国家要祭,民间也要祭。《礼记》记载:“傩,人所以逐疫鬼也”。这种祭祀的方式之一,就称为傩,并且国家有大傩,民间有乡人傩。春秋战国时期,傩祭已经非常盛行,《论语·乡党》有记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就因为傩是驱鬼祭神的活动,所以孔子也要尊崇恭敬。
  社会的发展推动傩祭形式的不断演变,“傩”从最初的驱鬼、拜祭天地,到神灵信仰,乃至演化成固定的宗教礼仪形式,逐渐发展成为民间娱乐化、艺术化的表演形态,也就是后来的傩戏。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九歌序》说“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而作《九歌》之曲……”可见屈原的《九歌》就是祭祀活动时的一种傩歌舞。傩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巫傩歌舞逐步和杂技、巫术等形式结合在一起,而且增加了故事情节,表演成分、娱乐因素也增多了,逐渐向傩戏转化,这种傩戏就是最原始的戏曲。傩戏后来与其他地方戏剧种互相借鉴、交流,甚至出现了傩、戏杂陈的局面。
  二、傩戏是汉代丧葬习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汉画像不仅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艺术形态,也是汉代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纵观历史上较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多数是为宗教、祭祀服务的,汉画像也不例外。汉画像中驱鬼辟邪和灵魂升天的画面,基本上囊括了汉画像内容的全部。有学者认为:“汉画像石是附属于墓室与地面祠堂、阙等建筑物上的雕刻装饰,是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1]。可见,汉画像石主要是为当时厚葬礼俗服务的,宗教色彩浓烈。[2]汉代社会的神仙学、谶纬学较为泛滥,随着封建经济的上升发展,民间墓葬制度和礼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厚葬之风悄然盛行。“在这种崇饬丧纪的厚葬风气之中,用画像石营造的墓室、祠堂等墓葬建筑物得以发展兴盛起来”。[3]也有学者把“灵石崇拜”“得道升天”“汉代人的功利性”等作为汉画像艺术的起源,这与“汉画像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并不矛盾。
  与以前时代明显不同的是,汉画像的造型形式中“恐怖、狰狞和威吓神秘”的巫术和宗教成分在逐渐减少,傩戏亦是如此,发展到汉代,傩戏驱鬼逐疫的恐吓成分减少了,祈福纳吉的世俗功能增多了。《后漢书·礼仪志》记载:“大傩,谓之逐疫”“逐恶鬼于禁中”“传哭如仪”,在某种意义上傩成了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或者说是带有娱乐性的礼仪演出。所以汉画像中的傩戏造型既包含了远古祭祀的成分,也有人神共舞的民俗意味。某些画像造型既可以说是傩祭礼仪,也可以说是戏剧歌舞演出。汉画像的“神仙世界”和现实社会的人文风俗交相辉映,历史故事、帝王将相和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并存,自然环境和灵石异物同现,显然汉画像成了反映汉代社会世俗百态的“影像戏剧”。
  三、汉画像中傩戏造型的表现形式
  (一)傩戏面具
  中国古代宗教祭祀和民间祭祀中,主持祭祀的巫觋常戴面具,面具也是傩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一个主要特征,周涛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中,认为傩戏是面具戏的始祖。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人们把傩戏面具视为威力巨大的神灵载体,并赋予了神秘的宗教色彩,表演时演员戴角色各异的面具,人们一般通过面具的不同造型和色彩区分角色行当。面具又称脸子、脸壳子,多用木质材料制作,其形状、纹饰、色彩等有固定的模式和讲究。面具造型形态各异,分别代表角色不同的性格、气质和法力强弱。傩戏的面具来源久远,远古部落的纹面是其溯源,纹面经过演化即是傩戏面具,面具象征某种神秘的宗教力量,既能对疫鬼予以威摄,又能起到装饰的审美功能。
  商周时期傩祭活动盛行,为了增强傩祭的氛围和视觉效果,傩祭的主持方相氏要佩戴“黄金四目”面具。《周礼·夏官》说:“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末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摊,以索室驱疫。”佩戴面具的方相氏相貌狰狞可畏,成了驱鬼逐疫的化身。在后来的傩戏表演中,面具则成了傩戏极为典型的道具和造型手段,这也影响到其他戏剧种类的脸谱装饰。巫觋戴面具祭祀通神的形式在秦汉时期仍然残存。《酉阳杂俎》说:“魌头,所以存亡者之魂气。”[4]即认为人的灵魂寄寓在骨骸或头颅之中,面具是鬼魂的载体,能够起到禳邪祛恶的作用。显然,面具与鬼神具有等同意义,佩戴面具成了傩祭和傩戏的固定程式,巫舞面具形象在以后的艺术形态中频频出现,至今依然可以看到汉画像中很多傩祭舞者佩戴半人半兽的面具形象。

推荐访问:探析|造型|形式|汉画|像中傩戏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