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乡村民族精神培育中理论灌输法应用探析

乡村民族精神培育中理论灌输法应用探析

时间:2022-03-11 09:41:32 公文范文 浏览量:

  [摘 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一直以来就是鼓舞我们中华人民不断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凝练和结晶,她支撑和推动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在乡村地区的民族精神培育中,理论灌输法的应用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理论灌输队伍建设落后、理论灌输的内容过于空泛、理论灌输方法所用不当、理论灌输的条件也较为鄙陋。因此,准确探究乡村地区民族精神培育中理论灌输法的问题与途径,不断加强乡村民族精神培育中的理论灌输队伍建设、促进灌输内容与灌输方法进行推陈出新,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民族精神培育;理论灌输法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21 — 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农村人口也占我国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依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方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改革开放后,乡村地区作为稳固的后盾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时至今日,乡村地区依然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劳动力提供者与粮食供应地。可以说,乡村地区在我国的发展、建设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因为乡村地区之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加之乡村经济的落后、乡村留守人员的复杂与特殊,乡村道德建设中存留的问题日渐突出。因而,加强乡村地区民族精神的培育,对于提升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巩固乡村地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灌输法涵义及理论渊源
  (一)理论灌输法的含义
  理论灌输法是指以教育者为主导、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新时期,理论灌输法的主要形式包括理论讲解、理论宣传、理论学习、理论研讨等。可以说,理论灌输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占据着首要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方法。理论灌输法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灌输理论”,①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理论灌输的主要内容,这成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理论灌输法的理论渊源
  灌输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844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也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②恩格斯也在1880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真正的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被正确地认识。”③在这之后,恩格斯在其《新道德世界》一书中首次正式明确了”灌输“一词;列宁也基于马、恩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当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过程与实践,更加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理论灌输法。可以说,早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始阶段,理论灌输法就作为其最基本的原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理论或思想的影响和支配,而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类能够将这些思想、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形成固化、稳定的理想信念、意志品格,进而在这种理想信念和意志品格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实践模式,这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主要表征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确保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去充实我们的”头脑阵地“,只有這样,我们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否则,一旦人们被错误的思想和理论所支配,后果必然堪忧。
  二、乡村民族精神培育中理论灌输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民族精神理论灌输队伍建设落后
  乡村地区理论灌输队伍作为在乡村地区开展民族精神培育的主导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乡村地区民族精神培育的效果,也会决定乡村地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与成效。但是,由于乡村地区理论灌输机构设置并不够健全,这也就使得其理论灌输队伍建设长时间内处于停滞的状态,更有个别落后地区的理论灌输队伍形同虚设。另外,由于我国乡村地区地区留守人员中干部人群数量较少,基层干部一人任多职的现象屡见不鲜,因而,很多乡村地区乡镇的干部人员、工作人员等就兼任了理论灌输人员一职。但是,一来这些人员更侧重发展乡村经济,对理论灌输与文化建设的把握有失偏颇;二来他们的综合能力欠缺,对民族精神内涵、外延、特征等的把握尚不准确,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理论灌输专业人员的要求,因而难以达到民族精神理论灌输的效果。
  2.民族精神理论灌输内容空泛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承载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长征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这些都是民族精神内涵的不同体现,共同谱写着民族精神的时代乐章。然而在我国乡村地区,民族精神理论的灌输却没有紧跟时代步伐,灌输内容过于狭隘。其一,乡村民族精神灌输的内容过于肤浅。民族精神是一个完整有序的思想体系,它是汲取华夏五千年文明凝练而成的结晶。然而乡村所灌输的民族精神理论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字义且局限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并没有深入探究民族精神的内涵外延。其二,乡村民族精神灌输的内容过于空泛。民族精神的灌输应是贴近社会历史、贴近人民生活的。而乡村所灌输的民族精神则几乎是照本宣科,套用教科书式的语言来释义与解读,这不但背离了乡村民众的生活,且人们对民族精神的接受效果不尽如人意。
  3.民族精神理论灌输方法不当
  在大部分乡村地区地区,小农思想一直以来就占据着主导地位,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还较为落后,思想观念也较为封闭。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仅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而农民仅占1.51%。①在这样的客观形势下,如何将民族精神的涵义、内容浅显易懂地灌输给农民群众,使他们既能接受与认同,又能内化与践行,是灌输民族精神的首要任务。但是,一来很多乡村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强制灌输的方式,将原本就生硬晦涩的理论知识填鸭式灌输给农民群众;二来乡村民族精神灌输的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式方法为主,没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导致灌输方法过于单一乏味,这非但达不到我们理论灌输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反感甚至抵抗。

推荐访问:探析|灌输|民族精神|培育|乡村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