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巧用心理学知识学语文

巧用心理学知识学语文

时间:2022-03-18 09:32:42 公文范文 浏览量:

  语文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把“苦着学”换成“乐着学”。对于学生来说,要在教师教学的要求和影响下,逐步培养起“愿学”、“喜学”生字的兴趣和爱好,使学习生字的动机强度不断增加。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并且这些心理活动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巧用心理学知识学语文,能收到很大的成效。
  一、激发学习兴趣,爱上语文学习。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⒈在语文活动中发展兴趣。
  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改变或稳定兴趣的方向。为此,要为学生创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如组织课外写作活动、语文知识竞赛、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纠错别字、古诗文背诵大赛、演讲比赛、一分钟现场演讲等活动,都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必要途径。
  ⒉在语文教学中保护兴趣。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探索的倾向性大。语文教学中,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生动有趣的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匹出色的马》,题目就非常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好题目进行导题教学。以难易适当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显示自己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毛虫》一文中的生字,可以分为“竖心旁,与心情有关;提手旁,与动作有关;绞丝旁,与丝线有关。”进行分类学习,学生十分感兴趣。
  ⒊利用兴趣迁移培养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可将学生喜欢游戏或听故事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电视、阅读、绘画、表演等特点,把这些兴趣往语文学习上迁移。这种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作法,对差生的教育有着特殊的实际的意义。如学习《沙滩上的童话》,让孩子读读、画画,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运用新旧知识引起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与旧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新知识最能引起学习兴趣。学习时,我利用学生能理解的图画帮助学生掌握字义,引导学生采用以熟带生、同音归类、比较认读、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吸引学生注意,提高教学实效。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小学生的注意既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条件,同时也是在专心致志地完成语文各项学习任务中发展起来的。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进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注意力。
  1.课前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从一堂语文课看,要根据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处于分散状态,要灵活地采用最合适的方式组织教学,引起学生对上新课的有意注意,如采用谈话、由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检查预习、内容简介、作者介绍、释题、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提出让学生深省的问题等方式,都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大象的耳朵》,课前出示谜语让孩子猜一猜,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来。
  2.课中再次引起学生注意。
  课中,学生会进入到一种疲软状态,学生注意力会有所下降。这时,教师就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他们被新课的内容或新颖的教学方式所吸引。讲到关键问题和重、难点时,提醒学生注意,如教学《小马过河》时,讲到这个故事让孩子明白的道理时,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如教学《蜘蛛开店》时,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注意之后,采用分角表演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
  3.课后继续引起学生注意。
  课接近尾声时,学生由于紧张和疲劳,注意开始涣散,教师这时应提出恰当的要求,让学生时刻注意老师布置的作业。如《青蛙卖泥塘》一文结课时,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特点注意的,出示分层次性的作业,组织好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了解作业内容,就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获得积极体验,夯实学习基础。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推动和鼓舞儿童学习语文的精神动力;高级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可以促进小学生品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师生和谐的情感交流可以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和教学效果。
  ⒈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小学生年龄小,知识贫乏,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低。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并树立是非观念和培养鉴别能力,这样才能使之获得学习语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获得汉语拼音、积累词汇、书写汉字、听懂并说普通话、写简短的作文等方面知识能力的同时,逐步感受到汉语拼音的音韵美、汉字的形象美、汉语的词汇美、书写的艺术美、语言的表达美。如通过《神州谣》《祖先的摇篮》等课文的学习,不仅扩大和加深对大自然美的认识,而且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热爱的感情,这不但使学生更加喜爱自然和更加热爱祖国,而且也会觉得语文课越学越有用,从而越学越起劲。
  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老师提示的眼神,暗示的举动,抑扬顿挫的讲述,恰倒好处的诙谐,善意的幽默,巧妙的提問;学生领会的眼光,会心的微笑,踊跃的发言,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都可以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仅能顺利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而且可使学生处于愉快、乐观的情境中,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喜爱语文老师,进而喜爱语文这门学科。如学习《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时,让孩子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体会长颈鹿送出的是一份多么美好的礼物,给人们带来了温暖与快乐。
  ⒊通过实践获得体验。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实践活动,而小学生接触社会现实,进行社会交往,旅游、参观、访问等则是更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它们可使学生的生活逐渐丰富,知识逐渐增多,眼界逐渐开阔,认知逐渐加深,情感日益丰富,并使学生写作有“源”,情有所“寓”。由此可见,一切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都能十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学习了课文《找春天》一文后,让孩子在到公园里去春游,了解春天,触摸春天,让孩子获得许多体验,真正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综上所述,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语文时的注意状态和情感状态,综合影响、共同作用于学生语文的学习。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可以经常获得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体验,这些兴趣和情感体验又可使学生的注意力较为稳定地集中于该门学科,专心致志地学习。学习时专心致志,则可以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这些学习效果又进一步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对学习语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如果我们自觉利用兴趣、注意、情感等心理因素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就可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不断产生并保持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巧用心理学知识学语文,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

推荐访问:巧用 心理学 语文 知识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