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专题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专题

时间:2022-03-20 09:30:05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一、直击高考
  核心考点(表1)
  考情解读(表2)
  命题视角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的气候波动频繁出现,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频繁发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群发性、破坏性等特点,使得各种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对人类危害较大,防灾减灾、保护环境是研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高考中,结合区域图、统计资料等考查相关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影响以及措施,仍是命题的一大趋势。
  二、思维构建
  知识网络(图1)
  重点剖析
  1.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御措施
  (1)气象灾害(表3)。
  (2)地质灾害(表4)。
  2.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1)环境污染问题(表5)。
  (2)生态破坏问题(表6)。
  (3)资源短缺问题(表7)。
  3.洪涝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
  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洪水入境而造成的危害。根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成三大部分:短时间大量“来水”;无足够空间“容水”;无法及时“去水”。其中“来水”多与自然因素有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受人为因素影响。
  4.关于“环境问题”的两个关键点强化
  (1)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及应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另一种或两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会使土壤侵蚀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中沉积下来,会使湖泊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生态环境问题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分析某地生态环境问题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剖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由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环境变迁因果链→总结与之相关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即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差异等。
  复习策略
  1.整合主干,夯实基础
  虽然高考试题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但是对于“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考查,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比较稳定,考点也相对集中,并且考查的频率很高。与此同时,教材中关于这一主题的内容相对较分散。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的整合,最好将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联系起来进行归纳总结,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原理及规律,重原理、规律的运用,以突破难点。
  2.依托区域,借助图表
  高考对于“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考查,多依托于具体区域,除文字材料外,很多信息蕴含在图表之中,突出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与阐述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迁移及整合能力。因此,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图像的判读等,都需要在平常加强训练和培养。
  3.规范答题,准确表达
  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多以综合题为主。有些考生答题时空话连篇、语无伦次、空洞、笼统,答案要点不全,答题不得要领,严重地影响了高考成绩。因此,在答题时要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答案要点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①要有层次,先主后次;②答案要简洁,要点要完整,不能丢失信息;③要有逻辑性,不能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④表述要正确,不产生歧义;⑤字迹要清楚、端正,不能有错别字等。
  4.贴近生活,关注热点
  关于“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命题素材,十分注重现实性和时效性,考查与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所以在高考复习时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的重大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复习中应该有选择性地收看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如《新闻联播》《新闻周刊》《一周时事综述》等,选择性地读一些与时事热点有关的报刊,如《半月谈》等。
  三、真题透视
  试题回放
  (2017年全国Ⅱ卷,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图2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解析:本题选材较为鲜活,关注社会热点,反映人文内涵,凸显地理学科强大的应用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是大热点取小角度,从地理视角看世界,从当前中国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环境问题入手,以山西省焦化产业不同时间段的发展变化为切入口,逐层深入,考查山西省焦化产业污染的原因、问题及措施,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及利用所学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热点问题,体现了地理学的价值与功能。二是小生活见大道理,学习地理即为生活。新课程要求师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注重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本题针对山西省焦化产业不同时间段的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设问考查,体现地理源于生产、生活的特点,并以此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第(1)题,考查工业生产的污染问题。从资料可知,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的特点:一是规模小,二是数量多。进而推出其技术和设备落后,污染点多面大。第(2)题,考查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从图中可看出90年代焦化企业规模小,单厂运量小,以汽车运输为主,尾气污染量大,且运输线路多,煤炭散落、粉尘漂浮现象严重。第(3)题,考查产业园區对污染的治理措施。通过比较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可知企业的数量减少,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治理污染。由于生产集中,运输量大,线路少,为修建铁路专用线提供了条件。采用封闭式运输,可进一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推荐访问: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 专题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