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语》中的文艺理论研究

《论语》中的文艺理论研究

时间:2022-03-21 09:36:29 公文范文 浏览量:

  摘要:《论语》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书中的许多文艺理论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笔者對《论语》中的文艺思想加以梳理挖掘,以便于今人能够更好地认识文本。
  关键词:《论语》 文艺理论 思无邪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朱熹将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书中的许多文艺观念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影响甚大。本文对《论语》中的文艺理论主张加以分析,有助于读者和研究者更好地认识该书。
  一、文艺创作论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在《述而篇》中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道:“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2]细加分析,孔子重视对先贤典籍的阐释解读而非新撰己著。将复兴周代礼乐文化作为理想的孔子,删订《诗》修订《春秋》,为阐释《周易》而作《易传》,实质上做的都是对经典的阐释工作。
  二、文艺作品论
  1.“思无邪”说。《为政篇》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对于“思无邪”三字,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解释为“思想纯正”,即文艺作品的内容要健康雅致,不能浅薄流俗。这对后世文艺作品的创作,尤其是官方所推崇的主流文学作品的创作影响甚大。
  2.中和之美。《八佾篇》中孔子讲:“《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何晏《论语集解》中讲:“哀不至伤,言其和也。”孔子认为《关雎》所表现的情感,忧愁而不悲伤,快乐而不放荡,这在实质上表达的是他的文艺作品审美观念,即“中和之美”。再进一步研究,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中庸其至矣乎!”《毛诗序》中讲的“发乎情,止乎礼义”。[3]该观点对后代中国文艺作品温柔敦厚的审美原则有重要影响。
  3.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且更重视内容。《八佾》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善即指思想内容,美是指艺术形式,可见孔子理想中完美的文艺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但是二者之间,孔子更注重内容的主导性,即形式的目的在于充分表现内容,如孔子在《卫灵公篇》中讲的“辞达而已矣”。
  三、文艺功用论
  1.文艺作品作为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工具。孔子在《雍也篇》中讲:“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可见孔子认为通过文艺作品的学习和礼的约束,可以使人坚守正道。
  2.“兴观群怨”说。这是对文艺作品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即振奋精神,《泰伯篇》中也讲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重视文艺作品感发意志的功能。观即借助文艺作品考察政治得失,如《国语》中记载召公讽谏周厉王时说:“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4]此即强调文艺作品的现实反映功能。群即合群欢愉,古代诗、乐、舞一体,《吕氏春秋》有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歌舞唱诵有助于人们调整心情,相互交流,改善人际关系,调节宴饮气氛。怨即怨刺,敢于揭露和批判现实,这在《诗经·国风》中体现得最为突出,此观念不仅对后世文艺发展影响深远,更是铸就了中国文人敢于在社会生活中,剑指黑暗的战斗精神,启发蒙昧群众的担当意识,不屈服于强权淫威的正直气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怨刺在表达上又有节制,委婉曲折而不激烈,遵循前文所述的中和之美的原则。
  3.对现世实用的指导意义。《子路篇》中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不仅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更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
  四、文艺接受论
  文本再创造的鉴赏实践。在《八佾篇》中,子夏问孔子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主要是在描绘庄姜的美貌,孔子却将其解释为: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子夏受之启发讲道:“那么礼在后吗?”此外,《学而篇》中与子贡对话时也有类似情况。这都反映了孔子及其门人在探讨文艺作品时,将原文本融合了自己的主观见解进行解读时的实践行为。对此,章培恒教授在《中国文学史新著》中认为,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学早期就产生了异化现象,笔者以为此论颇有道理。
  总之,《论语》在文艺理论方面有很多重要的理念,对后世影响甚大,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今人更好地认识《论语》,对文艺创作也有可贵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陈桐生,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3.
  (作者简介:王皓,男,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推荐访问:论语 理论研究 文艺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