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互文性文本解读分析

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互文性文本解读分析

时间:2022-03-21 09:48:52 公文范文 浏览量:

  [摘 要:中学古诗文深刻体现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方面有显著的优势,而古诗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难度较大,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以互文性文本解读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从互文性文本解读的内涵及作用入手,介绍了中学古诗文教学中互文性文本解读的有效应用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互文性]
  互文性是法国学者于20世纪提出的一种文学概念,学术界并未对互文性的概念进行统一。經过长期理论分析,互文性概念主要被划分为两个方面。从狭义角度而言,互文性是指两个具体文本间存在引用、抄袭、套用或者影射等关系;从广义角度而言,互文性是指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间的互动,可以将文学作品看做是社会历史的重写或者阅读。
  一、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互文性文本解读内涵分析
  互文性文本解读主要是应用互文性理论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与分析。就语文教学领域而言,互文性文本解读是指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本之间存在的互文性关系,并以此进行两个文本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目标文本的认识。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互文性文本解读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应用互文性文本解读时,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甚至是流行歌曲作为互文文本,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古诗文独有的魅力,以《鸿门宴》为例,中学教师可以选择电影《鸿门宴》或者歌曲《霸王别姬》作为互文性文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认识,通过互文性文本解读,学生可以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明确古诗文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思想,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互文性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互文文本,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在互文性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互文性文本解读应用分析
  (一)根据相似点形成互文性文本
  中学古诗文中存在较多语言结构、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等内容相似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两个文本间的相似点形成互文性文本,使学生在互文本的参照下,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实现中学古诗文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提升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以《过秦论》《六国论》以及《阿房宫赋》这三篇文章为例,这三篇文章都是将历史作为题材,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但是这三篇文章采用的论述方法与论述角度有所差异。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进行《阿房宫赋》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就这三篇文章开展互文性文本解读,加深学生对秦王朝统一及灭亡原因的认识。通过对《过秦论》的分析,学生可以明确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通过对《六国论》的分析,学生可以明确秦王朝统一的原因在于“六国”;通过对《阿房宫赋》的分析,学生可以明确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爱人”,而具体的“不爱人”表现则充分解释了“仁义不施”。通过三篇文章的互文性文本解读,可以扩展古诗文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对秦王朝历史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并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根据典故形成互文性文本
  古诗文中时常会应用大量的典故,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典故形成互文性文本,引导学生根据古诗文的内容及典故历史进行文本解读。以辛弃疾所著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一文章为例,辛弃疾在词中应用了孙权、刘裕、元嘉、霍去病、廉颇等英雄的典故。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这首词的讲解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上述四名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就英雄事迹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通过对孙权及刘裕的互文性文本解读,可以体会辛弃疾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当时统治者无能的愤懑之情;通过对元嘉、霍去病及廉颇的互文性文本解读,可以体会辛弃疾对国事的忧愁和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愤。由此可以看出,根据典故形成互文性文本,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古诗文的深层内涵。
  (三)根据人物形象形成互文性文本
  古诗文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形象的文本,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教学的重点,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形成互文性文本,引导学生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以诗经中的《氓》为例,诗词中描绘了对爱情忠贞,但是在婚变后刚烈决绝的女性形象。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氓》的教学时,可以应用描绘同类女性形象的文本形成互文性文本,以此开展文本解读。比如,《孔雀东南飞》或者《谷风》等,使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中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明确文本中悲剧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应用现代诗歌《致橡树》,引导学生讨论现代女性应该如何追求婚姻幸福,加深学生对文本中女性形象的认识,从人物形象入手,实现文本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四)根据引语形成互文性文本
  引语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教师可以利用引语形成互文性文本,引导学生开展文本解读,明确古诗文中作者应用引语的目的,从而分析古诗文的深层含义及表现手法。以《扬州慢》中关于杜牧诗句的引用为例,诗中的“竹西佳处”应用了《题扬州禅智寺》的诗句;“春风十里”以及《豆蔻辞工》应用了《赠别》的诗句;“青楼梦好”应用了《遣怀》中的诗句。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扬州慢》的诗句和引语开展互文性文本解读,在理解古诗文表层含义的同时,深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杜牧对扬州的赞美,对比出当前扬州的破败,使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凄凉困苦之感。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古诗文教学中互文性文本解读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相似点、典故、人物形象或者引语,进行互文性文本的构建,以此开展互文性文本解读,降低古诗文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古诗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益丹.互文性解读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2]张星玥.“以诗解诗”——课堂教学运用“互文性”的文本解读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17,36(10):19-21.

推荐访问:解读 文本 古诗文 中学 分析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