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3-17 09:34:06 公文范文 浏览量:

  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

一、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诵读法的运用是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要求。其指出,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其实就是要理解、背诵文言文。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要点,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立足点。
  诵读法原本就是我国传统语文学习方法,历来备受文人墨客推崇。曾国藩在《家训》中写道:“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五右、七右各数十篇,先之以高声诵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口永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美籍华人学者刘绍铭在《文字岂是东西》一文中提到“唐诗、宋词、《古文观止》这类古书读多了,胸中自成楼阁。”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张必锟也写了《把诵读放到文言文学习的首位上来》一文,在文中,他意味深长地说:“正因为受益于诵读,所以我在此后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格外重视学生的诵读习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诵读放在一切教学的首位。”
  今天的文言文教学也离不开诵读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以及诗词内容浅显,目的是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面对这些文言文,教师只要稍稍点拨,引导学生诵读,让学生从中感悟、理解、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使得注意力相对集中,能提高感知与记忆的效果,强化情感熏陶。由此可知,经常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致的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文言文教学中应用诵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二、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个过程,教学的时候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去背诵外,都可以看着书。”由此可以看出,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应以“读”为主。教师以范读形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跟着读”,或“练着读”,或“背诵”。
  在这里,笔者首先谈谈“范读”,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诵读给学生做示范的作用,其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水平的高低与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有着密切联系,关键取决于教师在备课环节对“读”倾注了多少,怎么备“读”的。教师“范读”成功,学生才能从中获得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的意义等方面的初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的强烈欲望。“范读”达到这样的效果,诵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备“读”?一是备字的读音;二是备句子的停顿。此外,重音、速度、语气、语调等要点,在备“读”中也不可忽视。
  “范读”固然重要,但教师对学生诵读技巧的指导,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文言文,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诵读要求。总的来说,诵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正确、清楚,即发音准确、句读分明、节奏合理;二是自然流畅,即语句流利、音韵铿锵;三是传情达意,即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内涵。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按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诵读。
  教师示范朗读和指導诵读后,要激起学生强烈的诵读兴趣。比如,让学生之间举行朗诵比赛。此外,每次朗诵给学生提不同的要求,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养成爱诵读的良好习惯,这是文言文教学中使用诵读法的关键所在。教师应采用双管齐下的办法,既要抓住课内,又要利用课下。课堂上,教师对时间不能吝啬,要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或自由诵读,或是齐声诵读,或是指定学生做示范朗读。学生在进行各种形式的诵读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点拨和指导,绝不能放任自流,既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更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课后,教师多布置背诵作业也是好方法。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诵读法,我们一定要抓住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师“范读”要成功,二是学生“多读”要到位。

三、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诵读,能很快将古诗文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这样,他们能逐渐理解、掌握和领悟古诗文中的一些文言现象、知识以及所蕴含的意义,形成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良性循环。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坚持采用诵读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如教授《口技》时,学生读到“少顷,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但”字怎么理解,这时,即使课文没有注释,学生也会很快地联想到我们学过的文言文里的“但微颔之”“但手熟尔”中的“但”的用法和意义,于是,“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中的“但”字的解释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对于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片段阅读理解题,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做起来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得分都比较高。可见,文言文教学采用诵读法,将古诗文熟读成诵,烂熟于心以后,这些诗文慢慢汇集成了个人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熟读、理解古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不仅如此,读不仅能促悟,而且还能促写。诵读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文,既能培养很强的语感和思维,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又能汲取古诗文在篇章结构、选材立意等方面的技巧。学生在写作中就能学以致用,很自然地将它们派上用场。有时,能根据具体的语境,活用古诗文中的名句、警语等;有时借鉴、模仿古诗文或在选材、在构思、在立意等方面的技巧。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等文言名句出现在学生的作文、周记中。很多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受到古诗文潜移默化的影响,构思巧、选材精、立意新。
  实践证明,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诵读法,除了能完成文言文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读、写两大能力外,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七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推荐访问:诵读 文言文 教学中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