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朗读者》:从小说到电影

《朗读者》:从小说到电影

时间:2022-03-18 09:45:44 公文范文 浏览量:

  【摘 要】本文探讨了小说《朗读者》及其电影改编的主题,以引起人们对爱情的思考,对尊严及人性的思考,对纳粹的反思,及对战后罪责延伸问题的探讨。通过对比二者在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阐述了文学与小说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关键词】《朗读者》;小说;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088-02
  不同于有些电影改编是源于对原著中某种灵感的发散,小说《朗读者》的电影改编则是基于其文学原著,通过对权威文本进行“文学的图像化”①,强化作品的主题和力量。因此,他们二者之间无论感情基调、主要情节,还是作品主旨,都是高度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处理方式上,它们又颇多不同。《朗读者》的魅力就在于作者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 仅以寥寥十万余言,就表现了一个庞杂的故事,从而展现了多个深刻的主题,引发了人们不同角度的思考。由著名导演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导演的电影《朗读者》,也围绕着同样的三条主题线展开,本文将由此展开两者的比较分析,显示小说和电影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所达到的不同效果。
  一、爱情主线
  即使将《朗读者》仅仅看作一部爱情故事,它也是毫不逊色、感人至深的。无论是对尊严、人性的思考,还是对纳粹及二战给德国带来的反思,都是通过“爱情”这一主线展现出来,并深刻影响了这一爱情故事的走向的。为了能让读者、观众置身故事之中,感同身受,作者本哈德·施林克通过使用第一人称和限知视角,将小说伪装成一部主人公迈克为回忆汉娜而作的回忆录。为了强化这种回忆录式的真实感,作者在保证故事的顺畅讲述前提下,加入许多跳跃的断想和议论,模仿了回忆的自然流动。他甚至在小说的最后一节中写道:“汉娜死后不久,我就有了一个想法,要把汉娜和我们的故事写出来……这个写出来、出版了的版本,才是在正确版本。”②拟作者迈克交代了自己创作的意图是在汉娜身上既“受到伤害”,又“感到负罪”③,这种作者对作品的不可控制,无疑模糊了小说和现实的界限,让人信以为真。作者的目的,在于让人相信这个故事“确实发生在‘我’身上”。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让读者信服,是因为读者自觉接受了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假设。而读者之所以能默认这一假设,则是来源于文字天然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由于没有文字得天独厚的真实感,导演史蒂芬·戴德利的首要任务就是使人相信这一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为此,相比于小说中的跳跃,导演必须将故事讲述的清晰流畅,易于接受。由于电影在心理描写方面的制约,也要求了导演要通过情节的巧妙连缀来传情达意。因此影片中巧妙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影片开头,迈克望向窗外,一辆电车驶过,车中是少年的自己,迈克的思绪被带了回去。后来,少年迈克为汉娜写了一首爱情诗,镜头由这首爱情诗从“回忆”切回了“现实”。汉娜审判结束后,迈克坐着火车伤心离开,火车将场景带到了迈克离婚后,坐火车送走女儿的场景。这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也符合了原著中“回忆”的基调。
  影片还通过特定意象的巧妙运用,提示了人物心理的变化和人物状态,有前后呼应之感。如通过“洗澡”这一意象,表现了汉娜与迈克的感情从萌发到一步步走向炽烈。影片中还多次使用了“车”的意象。迈克由电车陷入回忆,驾驶自己的轿车去法院工作则是由回忆回到现实生活。尤其迈克离婚后送走自己的小女儿,在火车上女儿问他“我们要到哪去?”而结尾父女两人开车前往教堂,长大后的女儿又问了同样的话,这可谓是影片中最明显的一次呼应,也暗示着迈克完成自己的救赎,重新敞开心扉,走向了新的生活。
  二、对尊严、人性的探讨
  《朗读者》中对尊严和人性的探讨体现在“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汉娜的一生都在努力试图隐藏自己的秘密,同文盲带给自己的命运作抗争。而邁克一生都因保守自己的秘密、汉娜的秘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变得冷漠。在众多秘密之中,汉娜宁愿付出生命也要保守的秘密,是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汉娜最大的秘密居然不是她曾给纳粹当看守,而是她不认识字。这一秘密也就引发了《朗读者》的又一主题——对尊严、人性的探讨。
  创作者是如何使汉娜对这一秘密的保守合情合理的呢?首先,小说和电影中都运用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段来表现汉娜的倔强刚烈。她决然的离开迈克也说明了,既然她能为尊严牺牲爱情,那么她也能为尊严付出生命。但作者本哈德似乎仍嫌不足以解释汉娜的行为,因此他借小说中智者的象征——迈克父亲之口,劝诫麦克不应“代替别人做决定”,因为这一决定“无关幸福”而是关乎“尊严和自由”。④在汉娜看来,捍卫自己的秘密就是在捍卫自己的尊严,因为不识字破坏了她“内心珍藏的自我形象 ”⑤,“归根到底原来是罪犯自己感到羞耻”。⑥
  而影片中将同样充当智者象征的父亲和教授合为一人,只由教授出面。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故事更紧凑流畅,减少了枝蔓人物和情节。但这样一来,迈克与教授等人的对话和讨论就只能以对战后的反思为主,而削减了对人的尊严的关注。因此这一主题就只能由观众自己去体会了。汉娜究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捍卫了什么,可能读者和观众直到结尾处才能真正感受到。迈克问即将出狱的汉娜:“我不知道你是否从中学到什么。”汉娜回答:“是的孩子,我学会了阅读。”——他们都为以前的汉娜感到羞愧,但原因却是不同的,他们之间产生的不可消解的隔阂使二人对彼此感到失望,这种心灰意冷导致了汉娜之死。汉娜在狱中用力抓住铅笔学习阅读和写字的时候,才终于真相大白,原来汉娜之前的种种错误选择,和这次一样,都不过是她为了捍卫自身尊严而对命运做出的种种抗争而已。
  可以说,汉娜深刻的改变了迈克的一生。在汉娜的爱情滋润中迈克走向了成熟,变得独立和有魅力。但在经历了汉娜的审判后,迈克走向了对人的冷漠和对社会的妥协。他看穿了世人的麻木,既然“人和人是无所谓的”,他也再难付出情感。他只能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当年的汉娜。这种人性中冷漠、麻木,和对集体妥协的一面,究竟是二战带给德国人的阴影,还是二战的帮凶?而汉娜由于无知和集体无意识而犯下的罪行,究竟应该归罪于谁?

推荐访问:说到 朗读 电影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