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综述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16 09:43:48 公文范文 浏览量:

  摘要:中国加工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加工贸易产生开始,理论界就对是否要进行加工贸易进行了争论。2000年来,随着外国直接投资(FDI)以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入,理论界开始讨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等问题,同时讨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控制模式。本文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就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外国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9)04-0001-12
  
  加工贸易在中国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内许多学者对加工贸易的研究是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等两个方面展开的研究,国外对中国加工贸易的研究则从加工贸易企业控制模式这个比较微观的角度分析外方和中方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程度。
  
  一、研究背景
  
  根据海关总署对加工贸易的规定,加工贸易是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以下简称料件),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区别是:第一,料件采购不同,加工贸易的料件中全部或部分必须通过进口方式,而一般贸易的料件采购没有任何规定;第二,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获得的收益主要来自生产成本或收购成本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而加工贸易的收益主要是工缴费(加工费用),当然进料加工贸易企业还可能从料件进口中获得收益;第三,一般贸易的进口要缴纳进口环节税,出口时在征收增值税后退还部分或者全部税收,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不征收进口环节税,而实行海关监管保税,出口时也不再征收增值税。
  
  一般情况下,加工贸易分为来料加工(单纯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进口并装配)贸易两种形式,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基本区别是料件的所有权不同,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的料件是外方不作价提供给加工装配企业,因而产品的的所有权归外方,进料加工料件由中方购买,因而产品的所有权归中方。
  之所以要研究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模式,主要基于4个原因。
  第一,加工贸易在我国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25亿美元,1994年超过1000亿美元,2000年以后,随着台湾计算机企业进入大陆,我国加工贸易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达到10305.8亿美元,占国际贸易的47.25%,这么大的加工贸易量,无论对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二,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方式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贸易转型升级的实质就是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一般情况下,由于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权归外方,因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并不主要取决于中方的努力程度,而是取决于外方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基本定位。目前加工贸易的企业性质类型可以分为国有企业、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民营企业等5种类型,随着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类型的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不同加工贸易企业,由于中外双方拥有的所有权和采购权不同,外方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程度就不同,这样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条件也就不同。
  
  第三,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对加工贸易控制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逐渐成为加工贸易的主流,1998年,两类企业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为60.11%,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为38.10%,到2007年,两类企业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上升到82.51%,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上升到64.83%。外商独资企业通过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我国,对加工贸易企业控制模式产生很大影响,根本性的影响就是原来加工贸易的基础是中方提供厂房、土地,外方提供销售渠道,而目前外商所需要的土地是购买的,厂房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也属于外资企业,中方没有任何股权。由于没有任何所有权,采购权也自然就没有,这样也就不存在中方与外方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问题,而是外方企业与外方企业之间控制和被控制的问题。
  
  在图2中,外商直接投资与加工贸易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两种形式表现的,一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采用加工贸易(一般采用进料加工贸易)的方式,是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的一部分。美国英特尔公司在中国成都从事芯片的封装、测试就是加工贸易的典型企业。。二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外包给契约企业的方式,而契约企业通过外国直接投资以加工贸易方式形成业务联系,尽管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这类企业是外包企业,但外包企业不是国内企业,而是国外企业进入中国投资而产生的一个子公司。这种形式在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中占主导,以计算机加工贸易为主,惠普(HP)等是世界计算机品牌制造商,但他们大多将业务外包给台湾企业,例如广达、仁宝等,台湾计算机企业又通过到大陆投资的方式加工组装计算机,他们大多采用加工贸易的方式,销售到这些品牌制造商的全球网络。
  
  第四,国内有些企业开始利用加工贸易的方式来形成自己的品牌,这些企业进口料件,生产出最终产品,并通过自己控制的销售网络出口到国外。
  
  二、文献分类和研究现状
  
  对于加工贸易的研究,文献颇丰,主要集中是否要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加工贸易控制模式等3个方面。这3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但加工贸易控制模式是基础。
  
  首先,国际贸易只是实现一国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在制造领域,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在制造业发达程度的表现,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工业化可以通过外资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实现,这种实现方式具备了技术(制造工序的模块化)、制度(贸易自由化)条件。其次,以外资特别是独资为主的加工贸易方式,其实质就是外方控制了加工贸易的所有权,因而,加工贸易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为外方左右中国的工业化,不管加工贸易如何升级,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跨国公司以及契约企业。最后,由于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工业化是被发达国家所控制的工业化,因而即使实现了工业化,产业利益也相当小,这样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策制定者,就会提出是否要发展加工贸易的问题,这是加工贸易讨论的基本源头问题。
  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是否要发展加工贸易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发展加工贸易,这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不仅微小,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潘永源(1999)认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空间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造成出口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使国际贸易陷入“贫困性增长”。夏虹(1998)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角度分析了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认为加工贸易使我国处于不利的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小。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加工贸易会导致我国技术创新缺乏,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李蕊(2005)认为,中国经济应该走“开发主义模式”,

推荐访问:中国 加工贸易 综述 模式 控制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