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古典舞作品《白纻舞·在水一方》的审美特征

浅析古典舞作品《白纻舞·在水一方》的审美特征

时间:2022-03-21 09:37:49 公文范文 浏览量:

  [摘 要]“白纻”亦作“白苧”,白色的苎麻,亦指白纻所织的夏布。“白纻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乐舞。白纻舞流行于吴地,原为民间乐舞。本文以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中的优秀作品《白纻舞·在水一方》为例,以《白纻舞》的历史文化为研究背景,依托作品的表现内容与主题,分析其审美特征。通过该作品的分析感受中国古典舞独具风格的魅力,同时看到中国古典舞的创新性。旨在把握古代舞蹈审美取向性的同时,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白纻舞;古典舞;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4-0130-02
  中国古典舞作品《白纻舞·在水一方》在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中,以95.44的高分获得了第九名的好成绩。该作品是由浙江音乐学院选送,由李佳雯、黄德俊两位编导共同完成的一部作品。“白纻”亦作“白苧”,白色的苎麻,亦指白纻所织的夏布。[1]“白纻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乐舞。顾名思义是舞者着白色纻麻制成的舞服翩翩起舞。白纻舞流行于吴地,原为民间乐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作品以《诗经》为创作背景,为观者重现了三国时期吴地民间舞的风姿逸韵。编导选用24个女孩,身着大袖白衣,轻盈、飘逸,束起的发髻又凸显出历史感,塑造出一群古代江南女子的形象。在服装上大胆地突破衣袖的长度与宽度,使衣袖的下摆在小臂抬起时长及裙摆的长度。这种服装设计在视觉上就给观者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在“拂袖、扬袖、掩袖、飞袖”中尽显女子妩媚柔婉、轻盈曼妙之态。舞蹈中的音乐是以古筝为主奏,加入了二胡、竹笛、萧和古琴。旋律优美,沁人心脾,与舞蹈的飘逸之美相结合,营造出江南婉约、雅致的意境。
  一、轻盈飘逸的袖舞
  古代的《白纻舞》多以上肢舞袖的表现方式出现在舞蹈中,舞衣服饰分为窄袖、宽袖。舞服颜色以白色为主,但也有红色等其他颜色的舞服。描写窄袖的诗句有宋刘铄的“佳人举袖耀青蛾”,还有南朝王俭的“罗褂徐转红袖扬”,从这些诗句中的动词“举”与“扬”可见只有窄袖能体现出舞袖的姿态。[2]而在晋《白纻舞歌》一、二中分别用“高举两手白鹄翔”“双袂齐举鸾凤翔”来形容衣袖好似鸟儿的翅膀,这足以说明只有宽大的衣袖才能做出这样的袖舞姿态。在《白纻舞·在水一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舞者的水袖,白色的轻纱制成的宽大衣袖营造出轻盈飘逸的袖舞。就好似晋《白纻舞歌》“双袂齐举鸾凤翔”的真实写照。这种视觉上的效果无形中营造出作品如诗如画的意境。在袖舞的运用上多以手臂“三道弯”的造型出现,作品中所有的流动过程都以这种姿态出现。目的是把衣袖撑起,展现出宽衣大袖的舞蹈形态,并把它作为主题动作加以变化。这种上肢姿态主要是突出袖子轻盈飘逸的风格特征,再配合身体“三道弯”的体态加以“一边顺”的运动规律凸显了古典舞的风格韵律。袖舞姿态多以“掩袖”“拂袖”的动作出现,舞蹈演员将两只手臂或一只手臂抬起遮脸或者遮嘴的造型,体现出女子妩媚柔婉之情。让观者在长袖掩面的姿态中想一窥其容颜,从而进入到无尽遐想之中。正如宋刘铄所作的《白纻曲》“仙仙徐动何盈盈,玉腕具凝若运行。佳人举袖耀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白纻舞》在进入唐代后仍兴盛不衰,在袖舞技巧的发展上也逐渐提高。如李白的“扬眉转袖若雪飞”,元稹的“雪纻翻翻鹤翎敬”,以及杨衡的“回眸转袖暗催弦”。诗词中的“转”与“翻”充分说明了水袖在舞动时的连续性。用这种连续的舞袖动作体现出“飞雪”“鹤翎”“催弦”。在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转袖、飞袖”这些大幅度的袖舞姿态。而袖子的舞动离不开身体韵律的配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遵循古典舞技法中“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规律,与袖子遥相呼应。古代的《白纻舞》动作技巧高超,不仅有“轻躯徐起”(晋《白纻舞歌》)、“体如轻风”(宋刘铄)的曼妙舞姿,更有“趋步明月舞瑶珰”“飞琯急促舞少年”[3]的力度变化,这都说明了舞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技巧技巧以及足够的力量才能处理好舞蹈动作的轻重缓急,从而凸显出《白纻舞》轻盈飘逸的风格特点。而作品在最后的舞段中就通过身体重心的失重、顿挫、跳跃,使袖子时而上下翻飞,时而低昂徘徊。在这“一上一下”“一静一动”如行云流水般的舞动中,深刻地体现出“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的风姿逸韵。
  二、唯美流畅的构图
  “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它对深刻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生动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特有的表现力,有着重要作用”。在《白纻舞·在水一方》这部作品中,舞蹈构图也是它的点睛之笔。编导运用较多的平行移动线的方式,在舞蹈第二段中就出现了所有演员在一条直线上的画面,编导通过整齐的动作营造出一群江南女子翩翩而来的意境。然后再以对比的表现手法,动作或高或低,相互错落地表现出江南女子的俏丽之美。舞蹈的开场时出现了一条S形的流动线,编导没有把运动路线铺满舞台,而是把它设计成面对的舞台4点钟方向出场,只走到舞台中线的S线流动。而在流动的过程中,演员的手臂相互交替抬起,宽大的袖衣连接起来好似云雾间的江南,展现出了如诗画般的意境,而在这时领舞时而穿插带出一人同舞,又时而穿插带出两人同舞,展现出江南的小女子情怀。从这部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流畅的构图手法,更感受到了编导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意图。观者在赞叹这如诗般的意境的同时,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好似沐浴春风,让人心旷神怡。
  三、古韵国风的音乐
  《白纻舞》在表现形式上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只有歌曲和音乐相配合才能体现出优美的旋律,才能使舞者展现动人的舞姿,才会有“舞女趁节体自轻”和“秒声屡唱体轻飞”的舞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白纻舞·在水一方》不仅有鲜明的动作特征,流畅的构图手法,还有与作品相符合的音乐。编导选用古筝作为主奏,同时加入了二胡、竹笛、萧和古琴与之配合。五种乐器都是丝竹乐器,更能体现出中国古代舞蹈音乐的特征。作品开场以古筝为主奏加入了萧的配乐,给观者一种含蓄的古典之美。随着二胡的加入,作品的主题逐渐明朗,而紧接着古琴与古筝的配合让舞蹈动作的主题更加清晰,同时也为作品推向高潮进行了铺垫。《白虎通·礼乐》曰:“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4]说明琴声有助人修身养性之道。而作品中琴的出现营造出抒情细腻的音乐氛围,尤其是古琴低沉、有力的旋律,更加体现出舞蹈动作的鲜明特征。而最后一段舞蹈的高潮选用了竹笛的配乐,笛声清远悠扬,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所以在最后的舞段中可以看到舞蹈动作随着音乐的起伏,随风而舞,轻盈飘逸,宛如一群白衣仙子翩翩起舞,刻画出人间仙境的美景。而作品在结尾时音乐又回到古筝与二胡的配合中,所有群舞静止在舞台6点钟方向,以衣袖相连接的造型形成宛如江南美景般错落有致的构图。然后领舞在翩翩起舞中慢慢地淹没在这如诗画般的造型中,好似仙子随风而去驶向那人间仙境,使观者在作品结束时还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舞蹈中,流连忘返,久久不能自拔。只能感叹“词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结 语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有精湛的表演和唯美的画面,还要让人看到作品体现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在《白纻舞·在水一方》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群行走在水边的江南女子,如云雾间若隐若现的妩媚柔婉、轻盈曼妙之态,更看到它背后蕴含的吴国时期人们安居立业、欣欣向荣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编导以独特的构思,巧妙的构图,具有风格性的动作,使它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舞独具风格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中国古典舞的创新性。在把握古代舞蹈审美取向性的同时,注重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希望今后有更优秀的中国古典舞作品出现在舞台上,让中国古典舞这朵民族之花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注释:
  [1]《全唐诗词语通释》编纂组.全唐诗词语通释[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7:3150.
  [2]彭 松.中國舞蹈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59—64.
  [3]王宁宁.中国古代乐舞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296.
  [4]于 平.舞蹈编导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0:38.
  (责任编辑:张洪全)

推荐访问:古典舞 浅析 审美 特征 作品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