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裕丰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让小学数学课堂彰显趣味性

让小学数学课堂彰显趣味性

时间:2022-03-11 09:46:09 公文范文 浏览量:

  摘 要:新课改强调发掘学生的内驱力,趣味课堂可以由内而外的促进课堂效率,符合新课改变革的要求。文章以小学数学为例,从巧用古诗词,为数学课堂增加诗情画意;巧用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巧设数学游戏,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等三个方面入手,探索趣味课堂的建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策略;樂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81-01
  数学因逻辑性强、思维严谨而让多数学生望而生畏。数学教学因教学方法的陈旧老套而使数学课堂沉闷,更增添了数学的枯燥和乏味感。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从“趣味化”数学课堂的构建为课题,对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进行了探讨,现整理成文,以期共享。
  一、巧用古诗词,为数学课堂增加诗情画意
  意境优美的古诗词,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从呢喃学说话,家长不放过这个特殊的启蒙教育时期,让婴幼儿背诵《唐诗三百首》、《百家姓》等,进入幼儿园,童谣、歌谣、游戏、古诗词等几乎是幼儿园学习的全部……孩子们对诗词情有独钟。如果数学教学中,巧妙引用古诗词,会唤起他们心底的执着和最爱,让他们立刻兴奋起来,使课堂溢满诗词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时,杜牧的《山行》,为数学课堂增添“诗意”。当孩子们朗诵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出枫叶的图片,当孩子们沉浸在《山行》中时,枫叶的图片的呈现,更给学生“诗中画”之美,由枫叶的形状特点,而巧妙导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
  很多古诗词,也包含一定的数学问题,借助于这些古诗词,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古诗词中的数学问题,不仅使课堂诗情画意,更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乐趣。如小学生刚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笔者借助于元朝时著名数学家的《四元玉鉴》中的一首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氛围。
  “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逢店加一倍,遇友饮一斗。店友经三处,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这首诗词一给出,孩子们就爱不释口、反复吟诵,最后陷入沉思:原来有多少酒的疑问浮出水面,从诗中走进数学。孩子们百思不得其解,诗词会背诵了,但是问题久久萦绕于心头。探究的兴趣之火被点燃,再巧引妙导:利用算术方法解这个问题,难度很大,不妨将原来多少酒的问题设成未知数x,问题就简化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这样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使数学课堂不再沉闷和乏味。
  二、巧用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
  常态的数学课堂,教师讲学生机械听、被动练,学生是仓储知识的仓库,教师占有知识,学生是羽翼未丰的小鸟,张口等“妈妈”衔来食物解决腹中之饥。学生在课堂上危襟正坐,没有自主权,对问题、难题也等待老师的“一言令下”,教学之低效毋容置疑。新课标倡导学生动起来,活动教学是学生动起来的基础。巧设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动起来。
  1、设计探究性活动,以活动促思
  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教师不能“给与”,如果采用“给与”的方式,学生会感到“味如嚼蜡”。而引导学生想方设法验证这个结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通过剪、拼的方式,而给出探究的思路。
  这个任务,可以让学生先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其他学生是怎样剪的,在此基础上再思考:大家剪出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探究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单一听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使数学不再枯燥、课堂不再平淡沉闷。
  2、设计观察性活动,以观察探本质
  思维是数学的心脏,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发散思维、发展思维。如学习“轴对称”时,教师给出一些民间剪纸,如双鱼、双喜等,呈现动物图片,如花蝴蝶、蜻蜓等,呈现植物的实物图片,如枫叶等,给学生直观的认识。再呈现一些建筑图片,如故宫、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赵州桥、法国埃菲尔铁塔、英国的塔桥、美国的白宫等的图片,让学生首先领略这些名胜,拓展他们的视野,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建筑的“对称”之美,意识到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运用,再让他们走进生活,探寻对称的足迹。
  3、设计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不妨巧妙运用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的人物形象而设计生活化的情境: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遇西瓜地,摘了个大西瓜,孙悟空说:“我要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猪八戒反对“不行,我干活最多,我得多吃点,我要吃至少五分之一。”孙悟空一听乐了,“行,没问题,不过不许反悔”。猪八戒说“俺老猪,除了没娶到高小姐后悔,什么时候反悔过”……
  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对话,让孩子们开心至极,笑声、讨论声、模仿猪八戒的话语的声音,此起彼伏,课堂氛围异常浓厚。在课堂高潮之时,教师提出问题:到底1/4和1/5谁大谁小?你知道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吗?猪八戒没有学过“分数”,以后咱们别犯类似的错误。故事情境不仅趣味性,更彰显数学的知识性,也富有教育意义。
  三、巧设数学游戏,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学习“混合运算”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开展“24点”游戏,可以助一臂之力。
  “24点游戏”在小学中,就经常被使用,如给出具体的规则,只用数字1-13,利用一幅扑克牌,任意抽取四张,按照牌面上的数字为准,然后进行各种方式的计算,可以利用括号、只能用加减乘除等。如一个学生抽出的四张扑克牌为两个2和两个Jack,那么,四个数字为2、2、11、11,让学生通过加、减、乘、除,快速算出结果是24。这样的游戏,具有竞赛性,学生们会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思考。
  小学一年级学习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可以开展“报数”的“接龙游戏”,如果游戏以从1让学生依次数到100,这个游戏,也没有多大的教学意义。教师可以设计难度较大,有“暗礁”的游戏,如提出游戏的规则:说出3,或者个位是3的数字,都“犯规”,被罚演唱一首歌曲。一个学生说出1,第一个学生说出2,第三个学生不能说3,应该说出下一个,同样,说到12时,下一个应跳过13,说14,数到22时,下一个学生跳过23,说24,以此类推,。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兴趣的激发作为课改的突破口,巧设游戏、活动,巧用运用古诗词,实现学科的整合,让课堂绽放文学味、数学味,更充满趣味,为学生搭建乐学的平台。

推荐访问:趣味性 彰显 小学数学 课堂

版权所有:裕丰范文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裕丰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裕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5055207号-1